已失效 已失效

2999-04-01

当前位置: 首页 / 政府信息公开 / 政策 / 其他文件 / 政府办文件
  •  索 引 号:008546059/2023-00119
  • 主题分类:农业、林草、水利
  • 发布机构:内江隆昌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 成文日期: 2023-04-01
  • 文       号:隆府办发〔2023〕6号
  •  有 效 性:有效

隆昌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隆昌市油茶产业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2022—2025年)》的通知

隆府办发〔2023〕6号

各镇(街道)人民政府(办事处),内荣农高区内江管委会,市级相关部门:

《隆昌市油茶产业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2022—2025年)》已经2023314日第二届市人民政府第64次常务会议审议通过,现印发你们,请认真抓好落实。

                      隆昌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202341

隆昌市油茶产业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2022—2025年)

为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油茶产业发展的重要指示精神,严格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关于发展油茶产业的相关工作要求,根据《四川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加快发展油茶产业的实施意见》(川办发〔202265号)精神,结合隆昌实际,特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围绕把握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融入新发展格局要求,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认真贯彻《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做好2022年全面推进乡村振兴重点工作的意见》《中共四川省委 四川省人民政府关于做好2022年“三农”重点工作 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意见》精神,以稳步提升茶油供给保障能力为目标,以“适地适树、良种良法、集中集约、规模发展、市场主体、政策引导”为基本原则,全面推广良种壮苗,有序拓展种植规模,构建三产融合发展体系,加快推进我市油茶种植提质扩面、稳产高产,促进油茶产区群众增收致富。

二、总体目标

以隆昌市油茶现代林业园区建设为核心,按照宜造则造、宜改则改、宜提则提、宜抚则抚的推进方式,挖掘提升油茶潜力。重点开展油茶混交林建设和低质低效油茶纯林改造建设,巩固提升油茶基地基础设施,标准化推进基地建设,规范化推进园区管理,精细化推进园区经营,建成全省一流的精致高标准省级示范园区。2022年,启动油茶良种选育工作,完成油茶新造林2000亩;2023年,完成油茶新造林6000亩、油茶林改造提升2000亩;2024年,完成油茶新造林6000亩、油茶林改造提升2000亩;2025年,完成油茶新造林4000亩、油茶林改造提升1000亩。到2025年,全市新增油茶林1.8万亩,完成油茶林改造提升0.5万亩,建成现代油茶产业基地4.4万亩,油茶产业综合产值突破2亿元,力争隆昌市油茶现代林业园区晋升为省级林业五星级园区。

、工作任务

(一)科学规划造林空间以适宜栽植油茶的石燕桥镇、云顶镇为重点,辐射带动圣灯镇、响石镇、石碾镇、古湖街道、金鹅街道等周边镇(街道)。充分利用商品林地、疏林地、灌木林地、松材线虫病疫区采伐迹地等实施林种、树种优化。着力推进松树、桉树、杨树等低质低效生态林和退化经济林更新改造工作。统筹松材线虫病疫情防控五年攻坚行动计划,采取条状间伐、主伐等方式,实施油茶茶种更新。开展油茶与其他经济作物、农作物套种间作的,按种植油茶株数折算面积。

(二)集约推进油茶产业发展严格按照《现代林业产业基地建设标准》,通过新造、更新抚育、品改等方式,高标准建设现代油茶种植基地,带动油茶标准化规范化种植。加强油茶园区道路量化提升、园区水肥一体化等基础设施建设,并配套加工厂房、仓储物流等设施农业配套用房,促进油茶资源培育标准化、集约化和机械化。围绕精深加工、油茶文旅融合发展方向,将油茶产业基地打造成集旅游、休闲、养生为一体的森林体验和养生基地,推动基地景观化,延长产业链,打造万亩林亿元钱油茶产业园区。

着力加强科技支撑坚持良种良苗,依托石燕桥镇与四川农业大学签订良种选育协议,做好良种选育工作;新造林使用2年生以上容器苗,用苗全部来源于省定点保障性苗圃,确保良种使用率100%。积极与科研院所、高校等合作,构建油茶标准化生产和技术服务平台,推广新品种、新技术、新模式,推动科技成果转化,实现油茶高产稳产。充分利用科技下乡万里行活动专家服务团、科技特派员等活动,邀请油茶专家加强技术指导,解决产业链上的技术难题。建立多渠道、多层次、多形式的技术培训体系,重点加强对村干部、经营主体、农民和土专家的实用技术培训,建设科技示范镇、示范村和示范户等示范点,构建油茶科技示范体系。

)培育带动经营主体。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走市场牵龙头、龙头带基地、基地连农户的路子,采取公司+合作社+农户+基地的经营模式进行公司化管理,探索开展统一农资供应、统一技术规程、统一生产标准、统一产品质量、统一品牌销售五统一的产业化经营。总结推广林地租赁、入股分红(分油)、劳务用工等模式,引导林农、村集体通过土地流转、托管、代管等方式与经营主体合作,不断增加村集体经济收入和林农收益。

(五)大力创建特色品牌。引导龙头企业、专合社等新型经营主体围绕油茶产地布设初加工点,建设油茶鲜果、干油茶籽和初榨毛油的烘干脱壳、冷链、物流、仓储等配套设施,提升油茶粕、茶籽饼利用率,提高油茶产品附加值。大力支持企业、社会团体申报森林生态标志产品以及绿色食品、有机食品、地理标志农产品等品牌认证,加强对油茶产品知识产权的保护;鼓励油茶农民专业合作社创建省级以上农民专业合作社、油茶企业创建龙头企业。

、保障措施

(一)强化组织领导。成立隆昌市油茶产业发展工作领导小组,由市政府主要领导任组长,市委、市政府分管领导任副组长,市级相关部门及相关镇(街道)主要负责人为成员,负责全市油茶产业发展的统筹协调工作,统筹推进重大工作,协调解决重大问题。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负责油茶产业发展的具体事务,人员由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和石燕桥镇、云顶镇组成。领导小组办公室负责完善工作机制,制定推进方案,广泛调动企业、专合社、林农发展油茶的积极性,确保完成油茶发展目标任务。

(二)明确工作职责。镇(街道)是发展油茶产业的实施主体和责任主体,要成立相应的工作机构,做好规划编制、政策落实、组织实施等工作;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负责做好年度任务申报、资金争取和任务分解下达,负责油茶基地建设规划设计、验收及造林补助兑现工作;市财政局负责项目实施过程中配套资金筹集、整合、资金拨付调度、资金使用监管等工作;市发展和改革局负责争取指导油茶产业项目的谋划、申报、争取项目资金及项目立项审批、考核等工作;市文化广电和旅游局负责整合资金,做好园区文化展示和旅游观光休闲配套设施建设;市委政研室(市委目标绩效办)负责产业工作推进情况的督查;市交通运输局、市水利局、市乡村振兴局、市市场监管局、市商务和经济合作局等单位根据职能职责,整合行业内道路、水利、乡村振兴和政策资金补助等推进油茶产业高质量发展。

(三)强化要素保障。努力向上争取项目资金,最大限度地争取国家和省级部门对我市油茶产业工作的支持与关注,提高项目资金争取工作实效。积极鼓励金融机构向油茶产业项目创新信贷产品和服务方式,有效增加信贷资金投入。大力支持产业品牌创建,协调做好参加品牌展会等相关活动,着力促进产业良性发展,进一步拓宽市场。

(四)实行考核奖惩。将油茶产业推进成效纳入全市推进乡村振兴考核和林长制考核的重要内容,根据全市油茶产业发展目标,对油茶发展镇(街道)年度建设任务、建设质量、保障措施等重点工作开展专项督查和考核。建立健全定期调度通报制度,及时通报全市油茶产业工作情况,根据考核结果,对油茶产业发展中作出突出贡献或成绩的单位给予表扬奖励,对工作进度滞后的镇(街道)予以约谈督促。

附件:隆昌市油茶产业发展领导小组成员名单

附件

隆昌市油茶产业发展领导小组成员名单

长:任    市委副书记、市长

副组长:梁    市委常委、市总工会主席

   市政府副市长

员:市委办公室、市政办公室、市委政研室(市委目标绩效办)、市财政局、市发展和改革局、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市水利局、市交通运输局、市农业农村局、市乡村振兴局、市文化广电和旅游局、市市场监管局、市商务和经济合作局主要负责同志,石燕桥镇、云顶镇、圣灯镇、响石镇、石碾镇政府及金鹅街道、古湖街道办事处主要负责同志。

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办公室主任由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局长兼任。

图片解读:

文字解读:

视频解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