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附件:
【打印文本】【关闭】

收藏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相关新闻
一、制定目的
在自然灾害、事故灾难、社会安全事件等突发事件(以下简称突发事件)发生后,迅速、有序、高效开展紧急医学救援工作,最大程度地减少突发事件所致人员伤亡和健康危害,保障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维护社会稳定。
二、制定依据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四川省<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实施办法》《国家突发公共事件医疗卫生救援应急预案》《四川省突发事件医学救援应急预案(试行)》《隆昌市突发事件总体应急预案(试行)》等有关法律法规和相关政策文件,结合我市实际,制定本预案。
三、主要内容
本预案共八个部分,全面保障突发事件医学救援工作的迅速、有序、高效开展。
(一)总则。主要包括编制目的、编制依据、适用范围、工作原则。
(二)事件分级。分为特别重大医学救援事件、重大医学救援事件、较大医学救援事件、一般医学救援事件。
(三)应对分级与响应分级。应对分级包括应对原则和分级方式;响应分级分为医学救援特别重大事件、重大事件响应、较大事件响应和一般事件响应。
(四)组织机构。主要对专项应急指挥机构、紧急医学救援领导小组、现场指挥部、专家组、救援队伍、医疗机构、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卫生监督机构的职责进行明确。
(五)应急处置。对突发事件应急响应措施、信息报告和发布、应急响应终止进行规定。
(六)紧急医学救援的评估。规定在响应终止后,在2周内完成紧急医学救援工作总结评估。
(七)紧急医学救援的保障。主要包括队伍保障、信息保障、物资保障、经费保障、协同保障、普及教育和培训演练、社会动员共七个方面内容。
(八)附则。包括预案制订与修订、预案解释、预案实施时间,明确了预案发布工作相关细节。
附录内容对突发事件医学救援过程中伤员伤情评估、信息初次报告格式和伤员救治情况统计表确定了标准,确保预案的操作性、指导性、针对性。
相关附件:
【打印文本】【关闭】
收藏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