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附件:
【打印文本】【关闭】
收藏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相关新闻
主持人开场语:政务全方位,阳光零距离。观众朋友,大家好。欢迎收看本期《阳光政务》。我是主持人XX。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持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深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推动“三农”工作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是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平台,是观察农业现代化发展的重要窗口。胡家镇坚持以稻虾为主导产业,聚力建设四川省隆昌市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西南片,推动政策集成、要素集聚、企业集合,以产业园区引领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打造乡村产业兴旺的新样板。
今天,我们请到了胡家镇党委副书记、镇长颜復环作为嘉宾来到演播室,和广大观众朋友聊聊大家关心的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西南片建设和稻虾产业发展,与大家交流经验。颜镇长,您好!
颜復环:主持人好,观众朋友们大家好!很高兴做客“阳光政务”栏目直播间。
主持人:首先,请颜镇长为我们简单介绍一下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西南片的总体情况。
颜復环:2024年1月,农业农村部和财政部认定隆昌市现代农业产业园为第六批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是四川省首个以“稻渔”为主导产业的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
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覆盖8个镇(街道),其西南片位于隆昌市胡家镇,核心区域面积约4平方公里,涵盖双龙、同心、洪家、付家桥4个村(社区),辐射人口近2万人。2020年以来,我们立足区位优势,因势利导、顺势而为,紧紧围绕“一核三化三联”的发展思路,积极推行全域稻虾综合种养,建设万亩稻虾综合种养标准示范区,奋力实现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的目标。
主持人:颜镇长,刚才我们提到胡家镇发展稻虾产业具有明显优势,可以具体说说有哪些吗?
颜復环:在2021年县域内片区划分工作中,胡家镇成为隆昌市南部片区4个镇的“中心镇”,辖13个村、2个社区,属于典型的农业乡镇,农业基础素来较好。镇域内水资源丰富,隆昌河、龙市河穿境而过达26公里,沿途3条溪沟河汇入,纵横交错、水网密布。产业园区地势平坦,田多土少,田土比例达到8:2。农田水利设施完善,沱灌主渠道24公里,支渠超60公里,自流灌溉面积超过70%。2018年以来,胡家镇淡水小龙虾养殖已经起步,农户具备一定的养殖技术与经验,积极性较高,稻虾养殖技术已逐步推广,形成了一定的产业基础。
主持人:好的,非常感谢颜镇长的介绍。那今天的节目我们也收集了一些热心观众的问题,接下来想请您为我们解答一下。手机尾号为8645的张先生问:为了推动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西南片建设和发展稻虾产业,胡家镇都做了哪些工作呢?
颜復环:在隆昌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在市委组织部和市农业农村局等单位的大力支持下,我镇会同相关专家,探索形成“一核三化三联”的党建引领产业发展思路。
“一核”引领聚合力。一是统筹谋划“理路子”。成立产业园区建设领导小组和工作专班,明确班子成员领办项目,高位推进园区建设。二是基层组织“搭台子”。构建“镇党委-园区党委-村党组织-村党小组”四级组织体系,搭建起“部门、村委、施工方、业主、农户”五方协调平台,高效推进园区建设。三是党员先锋“挑担子”。分类梳理园区建设攻坚重难点,发布“特色产业发展”“基础设施提档”等急难险重任务“招贤榜”,高速推进园区建设。
“三化”齐新兴产业。我们主要从“建设标准化”“生产规模化”“产业融合化”三方面开展工作。一是建设标准化。通过“小改大、短改长、弯变直、陡改缓”的改造方式,新改建高标准农田8600余亩,优化“田网”布局;聚焦蓄灌结合,重点建设通田到地的“末级灌溉渠道”,建成提灌站30座、渠道90公里,实施水系连通工程约3公里,优化“水网”体系;按照与产业布局、经济和人口分布相适应的原则,新建机耕道黑化道路10公里、生产便道14公里,优化“路网”结构,真正实现了“田成格、渠成系、路成网”。二是生产规模化。按照“大园区+小业主”发展模式,成立稻虾联合社,以行业大户引领,辐射村集体经济,吸纳农户、家庭农场等散户,实现龙头企业+专合社+家庭农场+业主集中连片、抱团发展。三是产业融合化。按照“农业发展前端‘扩面’、中端‘延链’、末端‘促销’”发展思路,重点在“做大一产、做强二产、做优三产”上做文章。以稻虾产业为核心,引进培育一批龙头企业、优质业主入驻园区,逐年扩大稻虾综合种养规模,优化水产品初加工、电商销售、冷链物流等链条,配套建设稻虾观光垂钓园等,拓展乡村体验观光、亲子互动、周末休闲等农业新业态,提升产品附加值。
“三联”共建增效益。发展产业,大家最关心的还是收益问题。我们坚持共建共享,强化业主、农民、村集体三方利益联动重点算好“经济账”。一是特色稻虾强业主。经过标准化建设、规模化生产,集中发展稻虾1.4万亩,实现总产值1.41亿元,其中业主收入达7755万元。二是租金薪金富农民。农户通过流转土地以及部分散户自主发展稻虾产业,收益明显增加。2023年养虾农户人均可支配收入达2.88万元,较2022年增加10.78%,较一般农户平均水平高22.03%。三是资产服务壮集体。村集体在群众手中流转土地、转包业主,实现土地溢价。同时,提供农用机械、农田水利设施等固定资产出租服务和用地、用工协调服务(占租金的2%—4%),有效增加了集体收入,园区村集体经济平均达到10万元/年。
主持人:接下来是手机尾号为8563的郑女士问:现在我们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已初具规模,下一步胡家镇从哪些方面来进一步发展壮大稻虾产业,推动乡村和助农增收呢?
颜復环:我们将聚焦产业扩面、园区升级、产业融合三方面的重点工作,全力打造稻虾综合种养标准示范区。
一是持续推动优势产业增量扩面。坚决防止耕地“非农化”、基本农田“非粮化”,着力推动“稻+虾”现代农业特色产业提质增效,实施川南早虾产业集群项目,计划改造虾田926亩、调整田型153亩、新建田埂3公里、开挖虾沟11公里。推进投资近1000万元的千亩再生稻核心示范园区在胡家落地建设,不断夯实产业发展的配套基础设施。聚焦龙虾、稻米精深加工、食品加工等领域,重点引进培育本土规模企业。
二是不断推进基础设施提档升级。推动“五网”基础设施共建共享,新建、扩建通村通组公路约3公里,加快实施胡肖路改造提升、石渔滩桥建设项目。加快推进中小水利设施项目建设,新建提灌站3座、延伸管道3公里,整治山坪塘6口。有力推动双龙村水田沟山洪沟综合治理、石盘滩大型灌区(二标段)提升改造项目建设,着力改善我镇北部新乐村及南部班竹、团结等村农业灌溉问题。
三是全力促进农村产业融合发展。以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为平台,全力打造小龙虾交易集散中心、电商中心、初加工中心、农事服务中心“一园四中心”的农业服务综合体。探索现代农业产业园区管理体系,成立园区管理组织,通过建章立制,进一步规范土地流转、农业技术、农事劳务、农资保障等管理服务模式。积极借鉴川渝两地,特别是周边农业园区农旅发展先进经验,挖掘并培育农业商业、主题餐饮、休闲娱乐、农耕体验等多元农旅休闲业态,围绕农事节庆和农耕文化,积极组织开展系列文旅活动,带动村民创办民宿、农家乐、农家超市等,实现村集体经济和村民收入“双提升”,努力将胡家打造成为隆昌地区乡村旅游的“后花园”“休憩站”“体验地”。
主持人:我们的节目已接近尾声,颜镇长还有什么要对观众朋友说的吗?
颜復环:非常感谢《阳光政务》栏目的邀请,能够在这里与大家分享交流。我们将立足西南片中心镇定位和特色产业优势,统筹农业生产、美丽乡村、休闲旅游、文化创意等要素,全力办好龙虾节、瓜果采摘节、农民丰收节等活动,大力发展休闲农业、自助采摘、乡村民宿等休闲农业业态,带动农民增产增收。同时,欢迎大家到胡家游园区、采瓜果、吃龙虾。
主持人:民族要复兴,乡村必振兴。乡村振兴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基础环节,“战鼓催春春潮涌,红旗映日日增辉”,在这片充满希望、幸福与活力的热土上,胡家镇人更当满怀热情,满怀牵挂,以稳步发展为目标,开启“三农”发展的新征程,让乡村这片热土绽放更加夺目的芳华。好的再一次感谢颜镇长做客我们栏目,为我们耐心细致的讲解。同时也感谢观众朋友的收看。本期节目就是这样,我们下期再见。
相关附件:
【打印文本】【关闭】
收藏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相关新闻